中国社会科学网上海讯(记者 查建国 夏立 陈炼)10月27日,华东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华东理工大学华东社会发展研究所、上海开放大学信息安全与社会管理创新实验室共同主办的“构建新时代改革开放新格局”研讨会在华东理工大学召开。华东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杜仕菊主持开幕式,华东理工大学人文社科处副处长唐有财、上海开放大学实验室主管侯劭勋分别致辞。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特聘教授陈学明作题为“为构建新格局提供哲学智慧”的主旨报告,华东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朱忆天教授主持主旨报告环节。
构建新格局要有一种总体观
陈学明认为,新时代改革开放新格局需要哲学智慧。我们要正确处理客观规律与人的主观能动性之间的关系,要在尊重规律的基础上发挥好人的能动性。要正确认识和处理事物之间的矛盾,应明确矛盾虽然意味着斗争,但是其本身并不可怕,要能够正确把握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关系。同时,新格局的构建还要有总体观,要把当下的关注放到整体大局中加以把握。另外,还应明确自发性和组织性两者间的关系,在构建新格局时,既要发扬我们强大的组织性优势,同时也要把中国人民的自发性与个性相结合。
《红旗文稿》编辑高天鼎、上海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金瑶梅、深圳大学经济学院钟坚教授、华东理工大学商学院杨上广教授、上海荞麦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合伙人张家怡、上海吉码数字技术有限公司运营总监白雪松、上海城建职业学院创新创业学院院长宋柏红分别作主题发言。《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杂志编辑唐闻迦主持主题发言阶段。华东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邱卫东作研讨总结。
高天鼎表示,社会治理成效关系人民安居乐业和社会安定有序。在当前我国社会结构和社会利益需求多样化的现实状况下,既要正确应对各类风险挑战,又需要坚持和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要激励各方面力量共同参与,形成社会治理合力,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让人民成为社会治理成效的参与者与受益者。
金瑶梅提出,新格局的构建须始终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在市场化改革中,我们要坚持中国共产党作为社会主义改革事业的掌舵人这个真理性的认知,运用制度优势来克服市场机制中存在的问题,正确处理好政府与市场之间的关系。我们要正确处理好制度中的公平因素和市场机制中的效率因素,从而使人民真正享有改革成果。
钟坚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圳特区成立4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精神,围绕深圳改革开放40年以来取得的成就展望未来深圳发展。他认为,要在更高起点上推进改革开放。深圳从一张白纸到满篇锦绣,从昔日边陲小镇发展为现代化大都市,只用了短短40年。作为昔日改革开放的前沿,技术、资金、知识进入中国的中转站,将转变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城市范例,中国和世界将在此获得经验和借鉴,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寻求发展。深圳,将从中国之深圳,成长为世界之深圳。中国,将以不停歇的奋进与探索,成就未来之中国。
扩大改革开放 构建新发展格局
杨上广表示,由于新冠肺炎疫情对于全球经济社会的冲击,世界经济充满了不确定性,出现了世界工业产出萎缩、世界贸易萎缩、世界消费市场萎缩等具体表现,我们要做好应对世界经济长期衰退的准备。于中国而言,未来应当继续坚持改革开放,抓住战略机遇期,坚持和平、发展与合作,通过扩大开放,促进体制改革创新,以此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
张家怡在谈到招聘行业的发展和变化时提出,当下的毕业生和单位间具有了“双向选择权”。而互联网的发展,使得企业更多通过“数据招聘”来传递企业自身对于人才的需求信息。白雪松在谈到我国知识产权保护的发展历程时表示,近十年来中国在专利申请方面保持了稳定的增长趋势,中国在知识产权领域的国际影响力大幅提升。
宋柏红就“创新对于改革开放新格局的构建”话题作了交流。她认为,我们要坚定改革的自信,保持改革的定力,探索变革和改革的路径,彰显我们制度的优越性。明确推进各方面创新、构建好新格局是未来面对挑战的重要致胜之道。在新发展阶段、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
杜仕菊表示,我们正处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阶段,新时代新阶段的发展必须贯彻新发展理念,必须做到高质量发展。在此基础上,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有利于增强我国经济发展的韧性,也有利于带动国际经济循环,促进同各国互利共赢、共同繁荣发展。